网红主播李佳琦因在直播间“怒怼”网友一事持续引发舆论关注,频繁登上热搜。
事件起因是这样的:此前,在9月10日的直播中,李佳琦介绍79元一支的花西子眉笔时称,看到有网友留言说越来越贵了,他反问:“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哪里贵了?”
随后,李佳琦又说:“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李佳琦的这番话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和批评,认为他态度傲慢,不尊重消费者,也不理解普通人的生活困境。
虽然之后,李佳琦在微博和直播间道歉,并流下了眼泪。但大部分网友却不买账,纷纷表示已脱粉。
根据网络数据,截至9月12日13点,李佳琦个人微博粉丝数量已从3043.5万降至2925.3万,累计流失粉丝数量已超100万。
那么,这个一向以热情、专业形象出现在屏幕上的带货主播,突然间变得不耐烦,甚至有些情绪失控,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否又与网络上传言的“职业倦怠”有关呢?
接下来,小怡将带你一探究竟,一起来看看吧!
01
什么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
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职业倦怠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正在经历职业倦怠”。
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职场流动趋势年度报告2021》也表明,近90%的职场人表示自己处于焦虑之中,接近60%的职场人在2020年比之前几年焦虑的多,而导致职场人产生焦虑的第一原因便是工作。
而“李佳琦直播怼粉丝事件”可能突出了他的职业倦怠。
作为一个知名的网红主播,李佳琦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挑战,他可能在长期的直播过程中感到疲惫和焦虑,并对一些消费者的意见和批评产生了敏感和反感。
因而,这可能就导致他在直播中失去了理智和礼貌,对粉丝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和情绪。
02
职业倦怠的表现有哪些?
职业倦怠有三个主要的维度,分别是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效能感降低。
①情绪耗竭
指一种过度的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比如:压力过大、能量感缺乏、感到身心疲惫,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
②去人性化
指对他人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嫉俗等态度和情绪,比如:对工作环境、同事或上司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忽视他们的需求。
③自我效能感降低
指倾向于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评价,伴随无力感、抑郁感,比如: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价值;简单说来就是:“心好累、不高兴、我不行”。
除了这些心理上的表现,职业倦怠还可能导致一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问题。
比如:过度的压力、乏力、失眠、悲伤、愤怒或易怒、酒精或物质滥用等。
03
引发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职业倦怠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令你与个人及工作等方面有关。
【个人方面】
①人格因素
研究表明,人格因素与倦怠有重要相关性。如情绪稳定性、感受世界的方式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些因素会跟倦怠的表现之一“情绪耗竭”有很强的相关性。
②认知方式
倦怠跟一些典型的“抑郁认知风格”有关,比如过度依赖外部认可、完美主义、悲观、反刍等。
③应对压力的方式
抗压能力跟倦怠的三个表现都呈负相关。习惯用防御、被动的方式应对压力事件的人更容易倦怠,而积极主动应对的人则更少倦怠。
④自尊水平
根据马斯拉赫的研究,量表中三个倦怠维度(疲劳感、去人格化、低效能感)都跟较低的自尊有关。
【工作方面】
①工作量超载或工作类型不适合自己;
②对工作缺乏控制感,不能自己决定如何做;
③缺乏认可和奖励,包括经济奖励和内在奖励(成就感、赞许);
④工作中缺乏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和归属感;
⑤缺乏公平感&价值观冲突,在工作中缺乏公平感,或工作任务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
04
如何应对与预防职业倦怠?
要应对职业倦怠,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否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症状,才能更好的进行调适以及预防。
通过职业倦怠量表(MBI-GS),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压力和满意度,也可用于企业或管理者识别和预防员工的工作倦怠,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
此外,还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方法,应对职业倦怠:
①规划合理的工作时间
不要长时间连续工作,尽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②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压力,共同解决问题。
③定期进行自我反思
定期审视自己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职业倦怠问题。
④培养个人兴趣
在工作之外,培养一些个人兴趣爱好,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⑤专业心理咨询
如果职业倦怠症状严重,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
tips:
如果你想要尝试心理咨询,又担心耗时长、效果差,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那么华师心理的「首次心理评估」服务可以帮助你。
『首次心理评估』可以帮助你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梳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扰;帮助你缓解情绪压力,且从根源上找到适合的调整方法。
总之,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它。
同时,李佳琦事件也提醒我们,无论是何种职业,我们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排解压力,避免职业倦怠引发的困扰。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在工作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或者是能量,工作顺利!
扫码关注华怡心辰公众号
了解更多产品与服务